古建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齐聚包头 共同探讨文物建筑保护前沿问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6 07:27:00    

5月15日,预防性保护背景下的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专业委员会工作会在包头市举办,众多古建文化遗产保护和数字化预防与保护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物建筑保护的前沿问题,为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贡献智慧。

此次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自治区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专业委员会、包头市委统战部主办、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统一战线联络服务中心、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办,会议旨在响应法治要求与技术变革,聚焦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监测与修缮中的融合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新路径,助力构建“全周期、全要素”保护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此次会议设“新时代·新保护”“数字赋能·深度求索”两大学术单元。在“新时代·新保护”单元,陆琼、陈雅光、王风竹、王乃海4位专家学者分别作题为《保护第一 抢救第一 ——新时代新要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内蒙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的探索与实践》《预防性保护背景下的文物建筑保护标准体系》的报告,分享低干预修缮、风险监测预警等创新案例。在“数字赋能·深度求索”单元,王树东、付焕平、曹力强、王飞、李熙瑶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监测系统的探索与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数字化赋能文物建筑保护——以义县奉国寺为例》《内蒙古五当召当圪希德殿壁画的视觉图像、色彩特征与复原再现》作报告,展示数字技术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的突破。

自治区文物局文物督察处一级调研员陈雅光说:“此次会议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学术平台,专家学者分享与讨论,迸发出耀眼的学术火花,为大家带来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深刻启发,我们可以将此次学术交流成果运用在内蒙古文物保护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崔妍)

相关文章:

古建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齐聚包头 共同探讨文物建筑保护前沿问题05-16

系牢廉洁从检“第一粒扣子”05-11

5月16日“玉”见你!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即将开馆05-09

博士生举报教授学术霸凌,上海交大:成立专班调查05-09

关于公开征集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的公告!05-08

事业编制企业用!引进81人!05-08

奋勇争先实干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公龙: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研究者、阐释者、传播者05-06

土城子遗址公园 | 巧手捏文物 指尖传非遗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