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致养”到“豪华葬”,宠物消费须回归理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0:41:00    

□明平川 (武汉工商学院)

近日,在上海一家宠物餐饮店“狗狗麻辣烫”在网络迅速走红,店里的消费者大都是被主人牵着的宠物狗。有网友纷纷调侃“比我吃得还好”“狗在大城市机会多”;而另一边登上网络热搜的是:一个树碑宠物墓地超万元,店家推销9880元萌宠“高端定制豪华送别仪式”。《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犬猫数量微增,数量突破1.2亿只。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许多博主晒自己的宠物,当代年轻人逐渐将宠物从“附属品”定义为“家庭成员”。从“精致养”到“豪华葬”,宠物消费何以在短短数年间成为人们生活新常态?

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攀升、加班文化盛行,部分人不仅要面对工作,还要困于“社交倦怠”,不少人选择通过养宠物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生活压力。有网友曾表示“加班到凌晨,只有猫会在门口等我”。宠物给我们带来的情绪价值恰好形成了某种情感补偿,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宠物身上,宠物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情感投资品”。另一方面,许多单身人群更倾向于养宠物来缓解自己的孤独,有的甚至把宠物当成自己的家人,宠物成为了他们的“精神伴侣”,于是“带着宠物去消费”逐渐成为了生活新常态。

然而,宠物消费从“精致养”到“豪华葬”也少不了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部分商家抓住了消费者“最后一次表达爱”的心理,将“高价=爱”与消费者所绑定,从而收割消费市场。据新闻报道,有店面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宣扬“尽显奢华与尊贵”“让爱宠在离别之际也能风光无限”,这场宠物消费正逐渐异化为“奢华仪式秀”。

当宠物消费走向奢华,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过度消费可能导致经济负担加重,可能会加剧自己的生活负担。其次,宠物殡葬行业也存在随意定价,食品“以次充好”等现象,会给消费市场带来一些隐患。因此,面对宠物消费的热潮,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理性,要认识到,人与宠物之间的情感,是源自日常的交流与陪伴,而不是所谓的“奢华仪式”。真正的情感,是藏在朝夕相处的时光里,藏在告别时的默默流泪处,人与宠物的爱是无法被标价的。

总之,宠物消费热潮反映出人们对“情绪满足”的追求。我们在享受宠物陪伴的同时,也要警惕消费主义的侵蚀。希望通过各方的协同努力,让宠物消费回归理性。

相关文章:

西班牙电力供应接近完全恢复04-29

苏州高新区首个“拥军食堂”开到家门口04-29

车轮上的奋斗者:三位T3出行网约车司机的“劳动画卷”04-28

华表奖现场力推!五一档大波国产影片即将上新04-28

全国首单保税混金业务在烟台启动04-28

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梦!贵州科技馆“科普进校园”走进黔灵小学04-26

孩子未来拼的不是答题能力而是社会情感素养04-26

60岁知名主持人张泽群否认被央视开除,发文怒斥:污蔑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