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年会暨第六届清华数字人文国际会议在昆揭幕 携手共织“数字人文丝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22:17:00    

数驰寰宇,文脉绵长。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字”正以星火燎原之势重塑“人文”图景,数字人文专业破土而出。同时,数字化升级、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成为人文学科尤其是“新文科”面临的课题。25日至27日,昆明学院迎来首届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年会暨第六届清华数字人文国际会议。

未来学者论坛

会议以“专业发展·数字非遗·地方服务”为主题,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澳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巴克内尔大学、韩国釜山大学等97家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齐聚春城,围绕数字人文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路径、数字人文赋能区域特色文化研究与应用、提升数字人文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等进行研讨。旨在凝聚数字人文领域学术合力,服务地方文化经济数字化转型,共同展望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前景。

年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美丽的春城变成数字人文的“世界讲坛”。6位专家的主旨演讲聚焦数字人文技术应用、服务地方、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前沿,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与深度思考。其间共举办了17场数字人文专业发展专题研讨会,4场未来学者论坛,1场院长论坛。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北大、清华、人民大学以及美、英等多地学者展示了前沿成果,分享了国际数字人文的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未来学者论坛中香港中文大学《普洱茶贸易数字地图》算法重生清代马帮商路、伦敦大学团队“彝族刺绣AI纹样生成器“3秒重构千年图腾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会议评选出7篇优秀作品,并对作者进行颁奖。

课程建设成果分享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人文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抱团发展”——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于应运而生。此次会议,联盟单位从2025年1月的25家激增至39家。会议为新加盟的理事单位颁发了证书,联盟单位代表介绍了数字人文研究情况。现场同步启动中国数字人文官网,构建学科“中央数据库”。

本次国际会议举办初衷是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资源共享,推动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的深度教学协作与创新研究融合,助推数字人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化发展,构建更加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本次年会由昆明学院主办,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清华大学-同方知网数字人文联合研究中心、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协办。

为新加盟单位颁证

作为“东道主”的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去年首次招收数字人文专业本科生,强调“数字赋能人文”,通过课程创新、国际会议引领及产学研深度联动,培养既精通人文知识又掌握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迄今,全国已有15所本科院校开设数字人文专业,不同类型高校在准确把握学科内涵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数字人文专业正在各地高校发出新芽。

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进入崭新的协同与深化阶段,必将助力数字人文前沿研究与学术共同体建设,共同探索数字人文研究新工具、新方法、新范式,为服务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新贡献。(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武超 通讯员石静 报道)

相关文章:

交通银行大同分行营业部开展专项宣传活动07-28

首届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年会暨第六届清华数字人文国际会议在昆揭幕 携手共织“数字人文丝路”07-27

银龄筑梦!宁陕县“村光大道“老年大学专场温情绽放07-23

人文经济学:人文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07-22

从内蒙古开出的列车上,旅客突发急病,紧要关头,列车长给妻子打了电话……07-14

全国唯一学做宝剑的专业:每年约招30人,就业率几乎100%,有人月薪近两万07-12

“港口工匠人才共育工程”全面实施07-10

北京银行携“数据慧贷”亮相数字经济大会,解锁数据资产化服务新范式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