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通讯员 周溪琳)荔枝虽好吃,但也要当心。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副主任药师江宁提醒,某些常见药物与荔枝“天生不合”,这份甜蜜背后,可能藏着危险。
降糖药+荔枝:甜蜜的低血糖危机
当格列本脲、格列美脲、胰岛素等降糖药,碰上大量荔枝,就像遭遇了“猪队友”。药物本身在降糖,而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Hypoglycin A)和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MCPG),这两种物质会干扰人体正常的糖代谢,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过程,抑制了身体升糖的能力,双重夹击下易引发突发性低血糖(头晕、冷汗、心悸,严重可昏迷),民间俗称“荔枝病”。
药师支招:糖尿病患者食用荔枝需严格限量(建议每日不超过5-8颗),避免空腹吃,两餐之间吃最稳妥,同时还需密切监测血糖,警惕异常波动。如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立即补充糖分并就医。
免疫抑制剂+荔枝:药效失控的“隐形雷区”
器官移植或自身免疫病患者,靠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以维持身体平衡。而荔枝可能影响肝脏中关键的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尤其是CYP3A4)的活性。这会干扰免疫抑制剂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和血药浓度。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升高(增加肝肾毒性风险)或意外降低(诱发器官排斥反应),治疗窗口变窄,风险陡增。
药师支招:这类患者务必严格控制荔枝摄入量,如需食用,应和服药间隔2小时以上,还要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及时调整剂量。
抗凝药+荔枝:维生素K的“反向助攻”
华法林这个抗凝“小能手”,最怕维生素K来捣乱,而荔枝体内就藏着不少维生素K。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关键因子,正好拮抗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药师支招:服用华法林期间,避免短期内大量进食荔枝,保持日常饮食中维生素K来源(如绿叶蔬菜)的相对稳定。食用荔枝后需更频繁监测凝血指标,必要时遵医嘱调整药量。
保钾利尿剂+荔枝:血钾“超载”警报
服用螺内酯、依普利酮等保钾利尿剂的患者,以及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患者,需“严控血钾”,而荔枝属于中高钾水果(每100g约含钾170mg),过量摄入会增加血钾负担,可能诱发或加重高钾血症,导致肌肉无力、心率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药师支招:上述人群食用荔枝需格外谨慎,严格限量,肾功能不全者需咨询医生或药师评估每日水果钾摄入总量。
健康吃“荔”小贴士
适量:成人每日建议不超过10-15颗(约200-300g),儿童减半。
拒绝“空腹”“狂欢”:避免空腹吃,也别和其他高糖水果同食。
“药”“荔”分家:服用上述重点药物者,吃荔枝与服药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特殊人群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选熟忌生:充分成熟的荔枝毒性物质含量较低,避免食用未熟荔枝。
记住顺口溜:“荔枝味美莫贪多,药物相克要记牢。降糖免疫需警惕,抗凝保钾风险高。适量间隔巧食用,安全度夏乐淘淘!”愿大家既能品尝荔枝的甜蜜,又能守护健康!
相关文章:
荔枝自由要当心!药师提醒:这些常见药与荔枝“犯冲”07-07
军医小茵丨今日夏至06-21
美国心脏病学会:肥胖症患者可尽早使用GLP-1药物预防心脏病06-21
证监会核准中央汇金成为8家公司实控人;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南财早新闻06-07
冒充客服诈骗,购买黄金洗钱,靖边公安民警截断“黑金”链条!05-21
“荔果”520开箱了!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正式开通运营05-20
花地有声·专辑05-19
这种“天选减肥果”,多吃不怕胖!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