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每年9月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今年的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唐毅在会上介绍,很多人觉得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阿尔茨海默病,其实并不正确。虽然大部分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在65岁以后发病,但也有部分患者是在五六十岁甚至更年轻的时候就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称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怎么区分良性健忘和阿尔茨海默病?
很多老年人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如以前,容易忘事,这既可能是年龄相关的良性健忘,也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如何进行区分呢?
专家介绍,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良性健忘主要表现是“忘细节、记大事”,比如忘记菜名但记得要买菜,而且提醒他就能想起来,不影响日常生活。而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遗忘往往更严重,比如刚说过的话记不住,一天里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家人提醒也想不起来,这就需要提高警惕。
阿尔茨海默病除了忘事,还常常伴有其他表现,比如熟悉的家务变得不会做,说话词不达意,性格变得暴躁或冷漠,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等。如果同时出现这些情况,就高度怀疑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如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干预方案,主要目标是延缓症状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通过调控大脑神经递质水平,帮助改善记忆;还可以通过清除脑内的关键致病蛋白,延缓病情进展。
- 非药物干预方面,坚持科学的认知训练,可以延缓记忆力下降;坚持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已被证实能改善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
此外,均衡饮食,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能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方法都是越早使用效果越好,长期坚持才能发挥作用。
如何降低患病风险?
医生介绍,以下几个方法可以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 从青年时期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保持规律睡眠、坚持运动、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 多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比如阅读、绘画等;
- 保护好听力、视力。
这些方法看似日常,但只要长期坚持,不仅能延缓大脑衰老,更能切实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阿尔茨海默病并非老年人专属 如何降低患病风险?专家支招09-08
美债“升升不息”威胁全球经济08-16
山洪风险预警+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 重庆这9个地区注意防范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