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信息罪是指 未经个人同意,擅自获取、利用、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53条规定,盗用他人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个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具体来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非法获取:
通过窃取或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
非法提供:
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违反国家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对于盗用信息罪,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需要注意的是,违反信息控制人单方承诺或特定行业规范承诺对个人信息加以自律性保护的行为,不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
综上所述,盗用信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权,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个人应当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同时,对于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法律也会予以严厉打击。
相关文章:
机票盲盒值不值得开?年轻人正用行为博弈的逻辑重构规则05-03
每日甘肃︱今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05-01
免费鸡蛋牵出百万元信息黑产04-28
巴基斯坦宣布一系列对印度反制措施04-25
普陀民企·苏河扬帆〡以数字化转型撬动大宗贸易经济发展新动能04-23
抛弃华为?阿维塔辟谣:所谓“淡化华为标签”等信息纯属编造04-18
京津冀定制快巴新增多个班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