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庭后作出判决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复杂程度以及适用的审判程序。以下是不同程序下的大致时间范围:
刑事案件
普通程序:一般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存在其他特定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延长的,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速裁程序: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简易程序: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民事案件
普通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若还需延长,则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简易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特别程序
特别程序: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时间均为大致范围,实际判决时间可能会因案件具体情况和法院工作效率而有所不同。如果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相关法院或法律专业人士。
相关文章:
甘肃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成果展暨涉案物品集中销毁活动04-27
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查办实体市场侵权盗版案件3219件,删除侵权盗版链接362万条04-24
李吉平一审获刑14年04-22
查成绩,时间定了!04-18
她突然官宣离婚!曾被网友视为幸福范本04-17
9年不懈追踪,民生小案终破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