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渝西教育协同研讨暨荣昌区“三为课堂”建设成果展示推广活动成功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7:44:00    

5月6日,由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荣昌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市巴蜀小学校联合主办的“川南渝西教育协同研讨暨荣昌区‘三为课堂’建设成果展示推广活动”在荣昌区安富中心小学成功举办。活动以“素养导向下的新卓越课堂建设”为主题,吸引了川渝两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研员、校长及教师代表共200余人参与,旨在深化区域教育协作,推广先进教学理念与实践成果。

荣昌区教委调研员李明在活动上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对传统教育的挑战,需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推动课堂改革。荣昌区要持续以“三为课堂”和“四定”教学设计为抓手,重构教学生态,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教师成长,不断深化川南渝西教育协同,借助巴蜀小学等优质资源,共建教育共同体,攻克改革难题,推广“三为课堂”经验。倡导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创新实践,合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共谋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潘南充分点赞荣昌区在聚焦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上所作出的卓越成效,并肯定安富中心小学高质量发展下成就的学生高质量成长样态。她分享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儿童立场,立足课堂研究,做好教育传承,二是做好系统规划,将课堂转变为激活生命的实践发扬,三是让教育本质回归,用以终为始、回归本来的深度实践达成常态优质。

在课例展示环节,安富中心小学老师刘晓雯以“助学三单”为支架,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如分泡泡、分小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理解余数概念。棠香小学老师刘玲紧扣“贴着教材走、顺着学情来、奔着育人去”理念,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结合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完成自我描述。课堂中采用“思维导图+同伴互评”工具,提升语言表达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展现“以学定教”的课堂生态。

巴蜀小学罗传艺在《走进场馆去学习》课例中,很好地体现了巴蜀小学师生共创教学工作坊的课程新形态,让学习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课堂上情理交融,引导巧妙,学生学以致用,获益良多。课堂中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丰富的资源脚手架,让学生既是活动的学习者也是建构者,让“学位中心”“回归儿童真实生活”成为高质量课堂的常态。

下午的经验交流活动,伴随着孩子们带来的暖场节目《雷锋的故事》拉开帷幕。安富小学62载坚持学雷锋精神,将德育扎根于日常,从课堂浸润到实践行动,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铸就全国学雷锋示范点的金字招牌。

随后,安富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以《“助学三单”的设计和使用》为题,棠香小学刘玲以《贴着教材走 顺着学情来 奔着育人去》为题,荣昌区教师进修学校叶伟虹以《四定教学设计区域实践》为题,大足区宝顶镇实验小学刘圣萍以《“4Q”学堂建设实践与思考》为题,四川省纳溪区泸天化小学罗英亿《研以赋能 行以致远——校本研修与“力行课堂”的共生共长》为题,四川省泸县实验学校余敏以《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为题进行了经验交流。

本次活动以“三为课堂”建设为纽带,通过课例展示、经验共享、技术赋能,推动了川渝教育从“协同”走向“共生”。荣昌区安富中心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四定”教学设计与“助学三单”的推广,持续探索数智教育与传统课堂的融合路径,共同打造以“生命成长”为导向的高质量教育生态。

一直以来,巴蜀小学推广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共享机制,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使优秀成果在推广应用中实现再创新、再提高,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巴蜀小学的应有之为。未来,期待两地以“做”的哲学为引领,在“共研、共建、共享”中书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乔筱)

相关文章:

川南渝西教育协同研讨暨荣昌区“三为课堂”建设成果展示推广活动成功举行05-07

多地出“实招”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05-06

咸宁市工商联多措并举服务企业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05-06

“米饭蒸了半吨多”“饭碗都不够了” 数千名游客挤满重庆荣昌政府食堂!05-03

春光作序催奋进——4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04-30

市政府召开1—4月份经济运行和重点工作调度会议 王琳玺主持04-30

四川新闻联播丨万千气象看四川 马尔康高质量发展谱新篇04-29

2025金融采购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 齐心集团揽两项“优秀供应商”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