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贯通古今的思想之网,《船山先生》今晚开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4:55:00    

当一位天才生不逢时,经历自幼习儒却科考无门,历经家国破碎但又能坚守精神,他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今晚(5月12日),四集纪录片《船山先生》将在湖南卫视、芒果TV正式开播。

船山先生是谁?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来自高中历史课本里的寥寥数语;是被陶澍、魏源、曾国藩、郭嵩焘、左宗棠、谭嗣同、黄兴、杨昌济等一众湖湘人物颇为推崇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坐集千古之智”的儒家弟子。生前寂寂无名,他的思想却影响了近三百年中国思想史和政治史。他,就是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被后世敬称为“船山先生”。

当拍摄对象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孤峰”,即使是成熟如纪录片《中国》的制作团队,也依然感受到了突破式的挑战。一部以思想家为主题的纪录片,该如何深入浅出、有的放矢地呈现其思想图谱、探究其背后故事呢?又该如何在既有的“中国美学”的视觉框架上,实现新作品的突破呢?总导演李东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在与多位“船山学”专家深度研讨、遍览相关文献资料之后,纪录片《船山先生》终于确定了其破题之道——将视线投注到船山先生思想形成与延续的脉络之上。于是,在《船山先生》的首集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位天才少年的学习与成长。

在视觉表现上,对比纪录片《中国》的“假定性美学”,《船山先生》又在此前“虚实相生相映”的基础上,实现了戏剧舞台假定性与象征性手法的升级。超现实的视觉隐喻、舞台感的戏剧化场景,让人们时而沉浸在船山先生的跌宕人生中,又时而间离开来,去探索其思想的形成与流变。最终,让纪录片得以用磅礴的史诗气质,编织出一张贯通古今的思想之网。

面对这位“熟悉的陌生人”,观众或许知道“王夫之”三字背后所代表的思想成就,却陌生于其思想成就对于近代乃至当代中国的真正影响。纪录片《船山先生》让王夫之从历史的褶皱中走出,让人看懂他人生故事里的蜕变传承。

文丨记者 艾修煜图丨节目组

相关文章:

编织贯通古今的思想之网,《船山先生》今晚开播05-12

私募再掀调研热,这两大行业是“香饽饽”!私募:股市处在质变的前夜05-11

郭阳:80年来中苏被西方偷走的二战贡献,是时候还回来了05-10

奇瑞赴港,补短扬长05-10

【理通三迤】当好作风建设的“清洁工”05-09

英国青年的上海观察:刷新认知,以后想来上海定居05-09

奋勇争先实干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公龙: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研究者、阐释者、传播者05-06

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了解中国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