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聘用制干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19:08:34    

聘用制干部是指 国家不包分配的人员,如电大、夜大、业大、职大、函大等毕业的学生和计划外自费毕业生等,他们因具备一定学历和专业知识,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办理聘任制干部手续,在聘期内享受干部待遇。聘任制干部应当通过考试才能取得其身份,与固定工和合同制工人相比,其工资应当较高。

在国有企业和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中,聘干是指聘任本单位工勤人员在干部岗位上工作,享受干部待遇。但需要注意的是,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不应出现聘干。

聘用制干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10月12日,其目的是通过合同形式聘用工作人员,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工作稳定性和人员的合理流动,同时激励干部奋发上进。

综上所述,聘用制干部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聘用的人员,他们享受干部待遇,但不同于公务员,其聘用和管理方式有所区别。

相关文章:

带状疱疹疫苗网络预约今日开放04-29

“血脂疫苗”正式启用了,每年只需注射 2 次,什么人都可以打?04-29

车轮上的奋斗者:三位T3出行网约车司机的“劳动画卷”04-28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纪念建院70周年04-28

24人!事业编!临沂一高校招聘!04-26

鼾声大作,肯定不是睡得香04-26

新民艺评丨朱光:当电视剧超越了“脸模”和“美景”04-19

硬科技创业时代 解码中科创星的投后服务体系化打法04-19